治一方水土,美一方家园。一次次实践与探索,一次次创新与突破,修复生态,迎难而上,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渭南水保人用自己的行动为“美丽中国梦”贡献新力量。
文︱陆英
近年来,渭南市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围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山水林田路草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先后开展了小流域(片)综合治理、矿区次生裸地治理、旱作梯田(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地坝除险加固及淤地坝系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园及示范点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40.70平方公里,守护住了绿水青山,为实现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澄城县吴坡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示范区
小流域治理筑牢生态建设根基
仲夏时节,曾经的渭北旱原满目葱茏。放眼望去,一层层梯田蜿蜒远去,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果树成行,丰收的欢声笑语让大地生机勃发。
不仅渭北,从秦岭北麓到黄河滩头,水土保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水保蓝图。他们把水土保持同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同移民后期扶持工程相结合,以秦岭北麓低山台塬和渭北旱腰带为重点,以小流域(片)为单元,采取塬、沟兼治的综合防治体系,按照“沿水、沿城、沿路”的“三沿”思路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推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
大荔县槐园治理区全貌
在塬面、塬坡连片建设水平梯田,加强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发展优质经果林和特色农产品,涌现出临渭区猕猴桃产业基地、沁园现代农业示范园、蒲城金银花种植基地等优质大项目,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水平梯田的建设加速推动了农村土地的承包流转,为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减少了农村土地撂荒、闲置,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在沟坡、沟底采取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等整地措施,建设高标准水土保持生态林、水源涵养林,使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在治理过程中,统一规划,逐块推进,持续打造,先后建成富平荆山塬塬坡,合阳洽川旅游路、梁山沿山一带,华阴西潼高速公路沿线等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形成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减缓了坡面水流冲刷,遏制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
在沟道,先后新建、加固、维修淤地坝,修建谷坊等小型水保工程,形成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将径流泥沙拦截在坝内,有效减少了入河泥沙。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基本达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沟头溯源侵蚀、沟岸扩张、沟底下切的态势得到控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形成,林草植被恢复率逐年提高。
矿区次生裸地治理绘就发展底色
曾经的秦岭北麓由于大面积开山采石瘢痕累累,在卫星图片上清晰可见。为加快采石迹地水土流失治理,尽快恢复植被,启动了大夫峪宏发采石场、临渭区昊锐采石场、华州荷草采石场恢复治理试点工程。治理工程通过对采剥面实施挂网喷锚植草护坡,弃渣坡面进行清理、削坡、整修分级,布设骨架护坡稳固边坡,配套布设截、排水工程排导洪水,坡脚建设挡渣墙,坡面及平台覆土绿化等一系列修复工程,并配套了蓄水灌溉系统,秦岭北麓矿产资源开采区次生裸地植已经全面恢复,其中栽种的花椒等经济林木不但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成为优美的景观。
综合治理后的大敷峪宏发采石场
经过如火如荼地水土保持修复整治,目前,这些人为破坏的山体已种上了各种绿植,披上了绿装,焕然一新,遍体鳞伤的秦岭山脉恢复了生机。
大夫峪宏发采石场的恢复治理是秦岭北麓矿产资源开采次生裸地恢复治理的典型示范工程。大夫峪位于202省道西侧,九曲十八弯,一旁是陡峭的山崖,一旁是临河深涧,到达工地必须趟水过河,且河水湍急,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河水冲倒,面临生命危险。且秦岭山高坡陡、废料多、黄土少、施工难度极大、及其危险,短时间恢复整治谈何容易。保卫绿水青山是水保人的职责所在,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领导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技术责任人严把质量,监理严格监督,施工人员常驻山上坚守现场,其中的艰辛难以尽述。经过半年时间的整治,治理斜坡坡面面积7.65公顷,包括坡面清理、土石边坡治理、高陡边坡及采石陡崖治理,截水、排水、蓄水灌溉系统,工程绿化、经济林、乔木林、灌木林等水土保持生态植被修复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0%,裸露土地整治率达到94%,植被覆盖率达到86%,成为矿山开采区恢复治理的典型示范工程,为秦岭北麓次生裸地的整体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卓有成效
漫步在大荔槐园水土保持示范园的林荫道上,但见绿植葱葱,鸟语花香,不禁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植物园中,很难想象黄沙滚滚的地方竟然果实累累,俨然绿色的海洋。
槐园治理成果
这里是有名的大荔沙苑。昔日的沙苑,黄沙吞噬着良田,林草植被零星稀疏,旱作无雨禾难收。1999年春,渭南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在沙地安营扎寨,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了沙丘治理的艰难探索。他们平沙造田,植树种草,坚忍不辍,一干就是十几年,终于开辟出了沙漠绿洲,建成方田林网面积800余亩,栽植经济林5万余株,水保林10万余株,硬化生产道路8公里,配套机井16眼,架设输电线路4公里。同时依托全国水土保持网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建设了风蚀监测站、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降水量、气象、风力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土流失量等情况,配套了光纤线路,园区内通讯全覆盖。
沙苑一改旧时颜,今日胜景成绿洲。为了打造精品示范园,他们把槐园作为新时期推进水土保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建成一廊一园一线的科普宣传展示系统,不断进行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防风固沙林草种的种植、栽植试验,形成了一整套沙地治理、种植经验,使示范园在发挥示范作用和水保生态效应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示范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水土保持成果,依次有沙生植物展示小区,蔬菜种植试验示范园,节水灌溉示范园,边坡治理展示区、沙地改良展示区、防风固沙林带展示区、风沙区风蚀监测数据采集区、沙苑文化园以及科普宣传长廊。栽种的植物种类达80余种,有侧柏、红叶杨、樟子松、格桑花、二月兰等,有枣桃梨杏等经济林,还有沙生植物沙柳、沙蒿、红豆草等固沙草种。整个示范园呈现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绝美景致。
现在的槐园,已经成为集水保治理,生产、科研、科普宣传为一体的沙地生态示范基地、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基地和水土保持科研示范基地。
和槐园治沙截然不同的是以黄土高原沟壑水土流失治理为主的科技示范园吴坡。吴坡水土保持示范园位于澄城县寺前镇吴坡村,是渭北高原沟壑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典型,也是水保治理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
吴坡示范园核心区以前是撂荒的坡耕地和旧式台田,通过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修筑塬边埂、田边埂、陡坎防护等拦蓄雨水,沿道路修筑截排水沟,将雨水排导至蓄水池,在陡坡地、撂荒地、沟坡种草、栽植水土保持生态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在梯田栽植特色经济林等方式,进行系统治理。
作为科技示范推广典型,吴坡水土保持示范园建成了“旱塬生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引进世界最先进的以色列自动滴灌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协作指导,推行经果林下种草,培植绿肥,最大限度减少地表裸露,增加植被覆盖度,有效减少了种植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以及在园区安装杀虫灯诱捕害虫,发展有机农业。吴坡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流转土地、系统治理的方式,集中连片、规模栽植适生优质经果林,配套节水灌溉设施,产生经济效益后返包村民经营,有效解决了园区用工难、管理不到位的弊病。同时带动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承包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试问当年荒草地,谁绘画卷展新容?”在渭南,这样的示范园还有许多,如临渭区鸿鹤谷、澄城县西河、大荔县花城、同州湖、富平县荆山塬和蒲城县洛河等八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其中渭南市槐园、临渭区鸿鹤谷、澄城县吴坡示范园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园。现在,这些示范园已成为全市不同地貌类型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示范工程、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和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