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沿黄公路:通达南北 旅游富民经济带耀世崛起

发布时间:2020-10-27 17:16: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沿黄公路仿佛一条绚丽的丝带,把黄河西岸的经济、文化、旅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条欣赏心悦目的旅游路、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

文︱屈路影

行走沿黄公路,探华夏文明之源,领略黄河之壮美,抒发经济提速豪情。

沿黄公路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农业园区、南至渭南市华山脚下,全长828.5公里,纵贯榆林、延安、韩城、渭南4市12县72个乡镇1220个村,把黄河沿线连为一体,直接受益人口200多万。沿途穿越西岳华山、壶口瀑布、洽川湿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等50余处景点景区以及30余处农业特色产业园或经济带,与9条高速13条国省干线及80条县乡公路连接,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沿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沿黄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贫困地区脱贫以及防汛应急抢险等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

沿黄旅游公路。赵晓罡摄

最美沿黄路,璀璨夺目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一曲陕北民歌响遏行云,也道出了黄河沿岸群众的苦与难。由于交通闭塞,严重制约了黄河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修建沿黄公路,一直是当地群众迫切的渴望。打通大山大河的阻隔,让经济大发展,让群众出行更方便!陕西省委、省政府把沿黄公路作为全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和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一条连接陕北与关中的交通大动脉贯通南北,同时与青银高速、包茂高速等一批国道、省道公路相衔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农特产品加工业等沿线产业的发展,直接受益人口达80余万人。现在的沿黄公路已经成为陕西旅游观光、经济发展的金光大道。

沿黄公路合阳段

沿黄公路渭南段起点华山脚下310国道,终点韩城宜川界,途经华阴、大荔、合阳、韩城4个县(市)14个乡镇、90个行政村,全长170公里,与规划的4条高速公路、7条国省干线及30余条农村公路互联互通,同时把沿线旅游景区、产业园区、重点乡镇的连接道路纳入实施,带动沿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秦晋豫旅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为全省沿黄共路建设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打造质量过硬精品路,打造“高颜值”生态观光路。在项目投资规模巨大、资金严重不足、市县两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渭南市按照“合力办交通、科学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理念,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强力整合多部门资源,全力克服各种困难。沿线四县(市)围绕沿黄城镇建设、生态恢复、农业发展、旅游开发、精准脱贫工作对沿黄公路的品质进行提升改造,精心建设“一条道路两道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生态景观路。大力开展绿化、亮化、美化、文化的公路“四化”设施建设,让美景与公路相融合,黄河文明与公路文化互相交融。高标准建设4处服务区、23处停车区和观景台以及65公里自行车道,优化完善景区游客中心和商业服务,为旅客提供餐饮、购物、住宿等旅游服务,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显示交通人的拳拳之心。

经济发展路,更上层楼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对于黄河公路沿线的人们来说是太贴切不过了。

岔峪村是黄河晋陕段支流合阳徐水河进入黄河的最后一个村。以前的岔峪大多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背靠土崖,常年雨水冲刷,居住环境特别恶劣。 2015年9月,全村303人全部入住新房。可是,对一个耕地只有5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03人的贫穷小村庄来说,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何增加村民收入,成为一个新问题。

沿黄公路渭河特大桥

契机很快出现,沿黄公路开通。沿黄公路不但解决了群众出行的大问题,由于靠近黄河,岔峪村被誉为“仁义古渡”,属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综合利用区,依托沿黄公路,在洽川景区的带动下,实行土地流转,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纷纷建起了民宿农家乐、观光采摘园、伊人湖游乐园等,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其中稻田蟹体验园当年收入达15万元。他们还开发了神驼山,龙居寺遗址以及抗战碉堡遗址等,走上产业振兴路。2018年岔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始分红。如今的岔峪建成了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田园度假、生态体验等一体的沿黄旅游文化村庄,两排整齐的徽派民居坐落在半山坡上,门口绿树成荫,远处湖光山色环绕,休闲度假已经颇具规模。

沿黄公路大荔段,中国大荔全域农业公园的拱形彩门凌空飞架,向人们昭示大荔发展农业的辉煌前景。道路两旁的农业经济作物一眼望不到边,红萝卜生产基地长势喜人。设计新颖的大荔林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华山牧场奶牛养殖基地的广告路牌,更让人心驰神往。

“没想到,真的没有想到,沿黄公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说此话的是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村民55岁的王念红。他们村背靠黄土旱原,面朝黄河滩地,曾经是沿黄公路边最穷、最苦的村庄之一。过去,大荔沿黄一带特别偏僻,黄河在这里是个死角,不通公路,而且是盐碱滩。当时流传有这样的顺口溜:远看白茫茫,近看水汪汪,种啥啥不长,群众最恓惶。

沿黄观光路大荔段

“没修沿黄公路之前,我们村的冬枣成熟后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烂在树上。沿黄公路通车后,我们的冬枣可以直接经华阴上连霍高速,两天内运到广东、浙江、安徽、城都,现在每天大卡车排着长队等着拉货。我们一家4口人,种了十亩大棚冬枣,每年仅此一项就收入20万元。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家家都有了小汽车。”交通便利了,小坡村的冬枣产业做得越来越大,县交通部门还帮助他们将冬枣园区的道路与沿黄公路接通,一到冬枣成熟季节,全国的客商都来小坡村采购冬枣,每天最少有六七十辆车往外发货。

在沿黄公路全线1220个村落中,像小坡村这样的有好多好多,附近的鲁安村也是因为沿黄公路带动产业发展,村里一次就接回40辆小汽车。

驱车来到波光粼粼的鱼塘,养殖业老板王晓春快人快语,说话更直接:“我过去一年收入只有20多万元,沿黄公路通车后生意特别好,一千亩水面一年利润100多万,还供不应求。是沿黄公路给我带来了财富。”他养了300亩蟹,300亩虾,400亩黄河鲤鱼,主打草鱼养殖,现正在莲池里套养鱼虾。沿黄公路边200万亩水面6000多养殖户在王晓春的带动下,水产养殖全面开花。

沿黄公路从赵渡镇穿街而过,镇上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车辆行人川流不息,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赵渡服务区工作人员姚兴山高兴地说:“有了沿黄公路,群众的日子更好过了。现在的赵渡号称‘小北京’,许多外地的人都来滩里包地,群众不富才怪哩!”

田园水乡,万物勃发,产业兴旺。黄河沿岸各地依托沿黄公路迎来了跨越发展。

旅游观光路,乐不思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沿黄公路由北进入合阳段,带着高原的飒飒雄风,形成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万顷芦苇,千眼瀵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秦晋相望。滔滔黄河在这里波澜壮阔,展现出母亲河的博大与柔美。

走一趟沿黄公路,领略大河的磅礴壮美、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就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从金庸笔下的英雄山华山直抵诗经中的爱情发源地,一路向北抵达“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体味历史建筑的独特风韵。临洽川湿地,感受中国诗经文化之乡处女泉的独特风光。漫步“司马故里”韩城,品味别有情趣的古巷。捧杜康美酒,读仓颉造字,吟诵白居易诗歌,让文化沁润心灵。

沿黄观光路华阴城区段

黄河流经合阳段,成片的芦苇荡,延绵的万亩荷塘,渔舟唱晚,一幅幅美景目不暇接。一路前行,油画般的黄土峰林地貌不时映入眼帘,硕大的《中国黄土峰林公园》嵌入画中,与洽川的浩渺芦荡相映成趣。洽川湿地、黄河揭底、黄河冰凌、千年码头、黄河浮桥、河中绿洲枚不胜举。依托沿黄公路,合阳县加快洽川5A景区的创建,先后开发了武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对处女泉、福山、南社秋千谷等景区提升改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的步伐不断在加大,来此旅游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

走进湿地深处,就餐于芦荡渔家,一片彩色世界呈现眼前,这里便是七彩渔村、人称黄河小江南福佑古寨。福佑古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朝坂塬头,万亩湿地、关中民居、旭日东升、夕霞晚照,一年四季风景各异。登台远眺,中条山烟云缭绕,渔湖镜天,十万亩水面波光粼粼,尽收眼底。大西高铁黄河大桥宛如一道镶着银边的彩虹,堪与对岸鹳雀楼相媲美。初冬时节,芦花飘荡,残荷如水墨画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沿黄观光路黄河湿地段。

村民李晓录忙前忙后招呼来旅游的客人,自信地介绍说:“我们这里是欣赏湿地风光的绝佳位置和享受渔家风情的首选地。自从有了沿黄公路,来旅游的人可多了,忙得人都没有歇息时间。”

大美沿黄公路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更多的人在路上。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