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西安研发 渭南制造 借巢孵化为渭南增添强劲科技动力

发布时间:2020-10-23 16:20: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经过近两年的“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探索与实践,显示出良好的孵化效果,为渭南市主动融入“大西安”经济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中抢占先机并发挥重要作用,源源不断地注入内生动力。

文︱唐世斌

“异地孵化器像一根插管,一头连着西安富集的科技资源,一头连着渭南广袤的创新创业大地,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渭南输送新的创新血液。”经过近两年的“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探索与实践,42家企业入驻,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显示出良好的孵化效果,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渭南市主动融入“大西安”经济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中抢占先机并发挥重要作用,源源不断地注入内生动力。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史高领一行考察调研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

应势而动,新思想绘就新蓝图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毗邻西安,有着突出的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传统工业和科技在渭南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渭南也面临着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创新环境不优等短板。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渭南市委、市政府应势而动,提出“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总体思路,围绕“大西安”发展,在前期设立渭南驻西高新科技工作站、与西安高校院所开展校地校企合作等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西安建设飞地孵化器的想法,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应运而生。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办公大楼。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由渭南市科技局牵头成立建设运营领导小组,委托西高新雷信科技园建设,2019年交由渭南方面运营,运营方为渭南市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并委托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在西高新设立西安同渭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具体运营。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作为一个综合性孵化机构,设计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功能,与高校院所及创新创业人才对接,建立了“从项目研发阶段接触—项目成果转化意向—集中批量新型孵化”的全过程的转化机制;二是科技招商引资功能,通过孵化培育,引进与渭南产业发展相契合的科技成果项目在渭南转化、科技型企业在渭南落户;三是研发服务功能,为入孵企业、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研发活动硬件环境空间、创业辅导培训及其它社会化公共服务;四是示范功能,为全市推广飞地孵化、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发展。

建设运营以来,孵化器有效发挥渭南位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交通优势,以及西安富集的高校院所、大城市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加强成果引进、孵化,引入科技创新资源、聚集渭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要素,搭建科技成果在渭南转移转化的桥梁,为渭南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源,助力渭南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务实创新,大平台成就大融合

“异地孵化器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不要流于形式。”自孵化器建设及运营以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异地孵化器重要性,渭南市科技局、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领导亲力亲为,确保各项运营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用足用活市域内现有的人才、科技项目及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制定出多项支持政策、运营管理及内控制度,为孵化企业、保持企业不断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借助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丰富专业的孵化器运营管理经验,为入孵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孵化服务。建立渭南市政府对孵化器运营团队的运营考核和孵化器对入孵企业的经营考核双向考核制度,激励运营团队不断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入孵企业创新活力。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位于西安高新区瞪羚谷雷信科技园,总建筑面积1万平米,内设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区、创业导师培训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多个创新创业服务场地,并配有餐厅、洽谈室、专家公寓、创业咖啡屋、健身房等配套服务设施。

同济资源对接会——走进上海。

通过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专业管理运营,孵化器实现对政府、资本、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逐步形成了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专业化的综合型孵化服务平台。已搭建完成投融资平台、专业中介服务平台、项目申报服务平台等八大孵化服务平台,着重打造了“创业导师工作室”“定制式金融”“创业大讲堂”等多个专业化强、辐射范围广的品牌活动与服务产品。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同济大学与西安高校联盟的优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主动搜集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建立校企合作,从业务源头出发,和高校横向课题做深度结合,已帮助10家次企业对接了相关的科研资源。

加强与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渭南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中国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有效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结合。根据企业需求给予融资分析,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对接金融机构;以孵化器为平台,面向园区以及各县(市、区)企业,广泛征集优秀项目,开展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定制式金融投融资对接系列活动;促进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积极与渭南各县(市、区)建立联系,充分发挥各县(市、区)资源优势,吸引域外优质企业落户,推动县域经济增长转型;将孵化器科技服务扩展到渭南各县(市、区)及园区,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孵化器窗口展示作用,为渭南市各县(市、区)提供一个在西安的展示平台。

负势竞上,大手笔拓展新未来

2019年,15家企业在渭南注册落地,开展创新创业专题培训活动8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训等创业与科技对接活动41场,承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复赛活动。2020年,渭南双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入驻孵化,孵化器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渭南双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讨论物联网电路板智能控制电路的改进方案。

孵化器启动运营至今,共引进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行业领域企业42家,有32家来自渭南市域外,其中西安28家,北京、上海、深圳、安徽各1家。4家企业在渭南投资建厂,共计投资将达到31亿元。其中渭南双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是总部在深圳的一家科技型企业,该公司在2014年最早研发智能可穿戴产品,且首款智能手环销售过百万,之后他们开发出腾讯智能儿童台灯,并和美国Bonalogic、ZOD合作,开发消费类电子产品项目十多个。入驻孵化器后,他们开始与美国Amazon进行项目合作,目前以物联网设备及配件的软硬件出口为主,客户主要面向欧美国家的物流仓储行业,销售额突破亿元。该公司现已在渭南高新区投资建厂,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000万美元以上。

在科技成果引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陕西海通互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矩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挂牌上市培育阶段,陕西济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陕西益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富平县韦加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投融资,共获得融资1200万元。新申报专利93项,授权专利78项,转化科技成果30项。

召开企业入驻评审会。

一组组数据的刷新,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成效不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在打造一个个样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内涵、提质增效、广泛推行。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任务目标,鼓励渭南各开发区和高新区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建设集综合性飞地孵化平台、专业性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先导性产业综合体为一体的公共孵化转化平台,建立以“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化研究机构为目标的企业创新平台,加大科技人才成果引进力度,引进科技成果在渭转移转化、拓展人才技术引进方式。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在新的历史时期,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强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广“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经验,努力提升渭南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为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