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中国银行创新开展消费扶贫助力咸阳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10-20 15:41: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消费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举措,是行之有效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银行始终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供需衔接、健全完善机制,努力打通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难点堵点,持续推动优质农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促进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打通产业堵点,挖掘消费潜力

中国银行始终坚持以“公益、共享、开放、精准”为服务理念,创新运用“互联网+扶贫”思维,融合金融服务和区块链技术,开发了“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用“互联网+”的立体扶贫举措,让农副产品搭乘技术快车,“驶”出大山,销往海内外。一端连接扶贫单位,一端带动产业扶贫,一端服务消费市场是中国银行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

拓展带贫功能。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客户使用体验,精准运用区块链技术管理“公益中行”运营平台,建立完善平台运营管理制度,确保了平台环境的公开透明。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市场调研,打通供需链条,在平台上优先上线日常生活必须农副产品,逐步破解农产品市场“开拓难”问题。截至2020年7月底,“公益中国”平台注册用户超过306万人,59家联盟单位使用平台开展消费扶贫,累计销售额约4.76亿元,覆盖全国140余个贫困县、近百万贫困人口,累计上线农产品3万余种,公益中行项目入选全国企业精准扶贫案例“50佳”。

强化示范引领。深化对产业及农户的深度帮扶,探索建立脱贫助理人机制,协调当地政府或联盟单位选树一批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农民生产合作社作为脱贫助理人,由脱贫助理人通过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定价上线销售以及租用生产资料或雇佣劳动力、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上半年,平台累计入驻近2000家脱贫助理人企业,包装打造了“工字坊苹果”“善源岩壤石板米”“得意秋一级压榨花生油”等40余款自有品牌产品,脱贫助理人机制已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有力引擎。

扩大市场销路。聚焦产销对接重点难点,深入开展产区农产品存量和质量状况调研,协调各地政府部门,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统筹物流资源,将亟须打通销路的农产品“往前推”,确保新鲜的农产品能够直达消费者手中。今年2月疫情期间,平台整合北四县苹果资源,统一质检包装并上线销售,售出苹果15万余箱173万斤,销售额达1064.85万元,惠及贫困群众3400户,户均增收500元,带动贫困户临时性就业800人次,人均增收2000元。

线上线下发力,畅通产品出路

消费扶贫是公益行为,也是经济行为,只有符合经济规律,充分尊重市场,得到市场认可,就能够通过消费扶贫建立起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不返贫,日子越过越红火。中国银行充分发挥体制和组织优势,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为消费者和贫困户建立供需对接渠道,在推动消费扶贫中实现多方共赢。

搭建互动体验平台。推进村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认养农业+精深加工+电商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一组一品”的专业农民合作社和“认养农业”合作社,在淳化县试点推广“认养农业”消费扶贫模式,一期“土地认养”337块,参与认养群众61户,每亩耕地净增收益1000元。同时,创新在“公益中行”平台设立油桃树认养模块,共3385人次参与认养,累计认养油桃树3543棵,有效推动“田园野趣”转化为发展资本,不断提升农村客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消费者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围绕“让帮扶有新度、让产品有销路、让群众有收益”目标,以电商平台为抓手,探索村集体电商联盟的持股共赢机制,实现贫困村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淳化县大槐树试点建立村级电商和快递服务站,探索形成了“第一书记开拓市场、包村干部维护平台、村干部组织协调、农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四位一体”运营模式。上半年,大槐树村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日均接单量200余单,日最高发货量达3800余件,村内樱桃、油桃、黄桃、苹果、杂粮、花椒等优质农产品持续不断地走向全国。

搭建绿色供应平台。建立源头管理、品牌建设、高品质种植等机制,以“质量至上”为目标,做优产品品牌,从组织优质货源入手,采用定制化包装、实施“三重质检”、制作抖音宣传视频、细化客户提示,重塑北四县电商发货标准等方式,确保整个供应链条的品质控制,实现产品有“可销售的渠道”,消费者有“可保证的品质”。以引导群众高品质种植为目标,创建设立果园农资工作站项目,在旬邑县下皇楼村和义井村支持进行试点,推广高品质种植套餐,实行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土壤制定不同配方,使用高品质的农资产品,以科学的方法提升苹果质量和价格,变过去的落果树为“摇钱树”,村集体经济由“空壳村”变成了“实力村”,实现从种植到消费、从田间到饭桌、从脑袋到口袋的良性循环。

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

在推进线上平台销售的基础上,中国银行积极策划组织各类爱心扶贫活动,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集中产销对接、资源匹配,搭建帮扶地区重点项目推荐和招商引资桥梁,促进帮扶地区扶贫产品和企业供需对接。

推广网红名人直播带货,提升知名度。加强对咸阳“马栏红”苹果品牌宣传,邀请央视、今日头条、腾讯等主流媒体进行产品推介,持续提升品牌市场认知度影响力。通过开展奥运冠军、影视演员、挂职副县长等参与直播带货,筹划中行搭台的县长博士团、认养模式直播节等活动,近距离的把贫困地区的“土货”搬进直播间,销往全国,进一步打破产销壁垒,让当地品牌传得远、卖得好、叫得响,通过“网红经济”变“流量”为“销量”、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

积极参与各类推介活动,提升影响力。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各类扶贫产品推介宣传活动,先后组织“北四县”扶贫龙头企业代表及部分村集体电商参加咸阳市“共享集市+消费扶贫”“第三届中国食品产销与电商大会”等展销活动,参展扶贫产品60余种,累计销售10多万元,贫困户产生收益600元以上。探索与扶贫企业共建消费扶贫“生态圈”,积极对接苏宁、京东等平台进行产品推介,精心组织参加上海进博会展销事宜,持续推动咸阳地区扶贫企业“走出去”,扶贫产品“销出去”。

“请进来”“走出去”,提升销售额。探索现场体验式消费扶贫和旅游消费扶贫,结合咸阳文化大市实际,探索“文旅扶贫”新模式,指导各县按照红色旅游、历史文化、乡村风情以及扶贫项目四大类别,设定旅游路线,全面展示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成果,搭建文化旅游及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桥梁,引导社会各界游览乡村旅游扶贫线路,推动消费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组织分行赴咸阳“北四县”开展工会活动和营销活动,采购北四县农产品达150万元,此活动正在陆续开展中。在今年消费扶贫月活动中,“公益中国”开展消费扶贫“超值购”活动,年内销售咸阳“北四县”产品预计将达50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李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