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
渭南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规则》《渭南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渭南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制度性文件制定印发。率先开展简政放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率先设立市级行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6655”工程荣获国务院评估组和中央编办肯定。市县两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公开,改革工作得到陕西省职转办通报表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受到陕西省职转办督察肯定。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政府服务职能成功经验被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学习推广。合阳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改革,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市行政服务中心被国家标准委员会列为“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行政审批提速增效,一般性事项审批办理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间的二分之一,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40%,“最多跑一次”日办理事项数量达到525项。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变“群众路上跑”为“数据线上跑”,“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开设集成服务,“互联网+”引入政务服务,市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公共资源交易、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投入运行。
渭南市行政服务中心召开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培训会。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渭南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渭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5+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渭南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实施意见》《渭南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意见》《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制定印发,优化营商环境进入陕西省第一方阵。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时间由245个工作日压缩至90个工作日,审批申报材料由原来的400余项减少至100项,基本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企业开办缩减到3个工作日,达到2020年省政府制定目标要求。“三供一业”正式协议签订率基本达到100%。“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实现“54证合一”,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和网上登记。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指数名列西北五省第一。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五大重点产业呈现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态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被树为全国典范,园林绿化“4432”模式成为渭南中心城市建设管理新亮点,富平“多规合一”改革、大荔“旅游+”融合发展体制创新改革被评为全省优秀改革案例,金堆城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受到中省充分肯定。
市区园林绿化
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明显
渭南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制定印发。“六大攻坚行动”和“九大示范创建工程”有序开展,“三规划两导引”编制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乡村振兴示范暨“10镇40村”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设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749个,占比达到90%,清理收回集体资源性资产1243万亩、经营性资产42亿,1961个村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占比达到99.95%。20个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入选国家首批“绿色村庄”,合阳县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全省基层供销社改革现场会在渭召开,创建国家标杆社9家。“八个一批”精准扶贫得以全面落实,基本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大荔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蒲城经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华州经验”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土地流转“富平模式”等改革经验入选全省“三抓一确保”典型案例。合阳沟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蒲城两项改革两项模式助推脱贫攻坚、蒲城金银花产业扶贫、白水果园托管、合阳澄城村村建园、临渭依托葡萄产业园区扶贫等6个调研成果,成为全省产业扶贫经验模式。合阳沟北壮大集体经济经验和华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推荐典型案例。合阳沟北经验和蒲城涉农资金拨改投经验,接受中央政研室(改革办)专项督察,受到督察组充分肯定。
合阳县沟北村集体经济产业园
法治建设改革落实有力
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审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立法条例》《渭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见》《公安改革实施意见》等制定印发。中心城市市区两级建设管理权限等一批城市管理地方法规制定出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政协领导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制度体系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公民身份证“三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汽车驾驶证考试各科目全面实行互联网约考,机动车号牌管理改革全面实施,“车驾管”改革成为渭南名片。首批法官、检察官按期入额,华阴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经验被全国人大立法采纳,公益诉讼改革试点得到省院充分肯定,“捕诉一体”办案期限同比减少18天,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实现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妇联改革合阳经验作为渭南样板在全省交流推广,共青团网络新媒体骨干培训名列全省前茅。
渭南市车管所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办事群众
文化体制改革彰显活力
渭南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制定印发。“世界你好,我是渭南”——全球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上线运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体教结合”模式成为全省典型,青少年体校管理体制、训练机制和后备人才培养等改革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充分肯定,文化文艺工作受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肯定,2019年陕西“国际博物馆日”在渭启动。中国民俗礼仪文化研讨会在渭召开,“乐动清风·绿氧田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动成功举办,2019中国·渭南体育产业高峰论坛在渭举行,“健康中国”全国羽毛球团体冠军赛在渭南体育馆成功举办,文化惠民“一元剧场”改革受到各级肯定,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得到有效提升。
全力打造“一元剧场”、“四进零距”、“青春之梦”等独具渭南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持续发力
渭南市《加快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渭南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渭南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制定印发。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在西北地区率先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与校长聘任制全面建立,改革经验受到中央媒体和省改革专项组肯定,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经验总结推广,学前教育普惠性园占比高于省定要求,“陪餐制”在渭南落地生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率先启动,改革成效得到国务院医改办肯定,“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覆盖所在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三医联动”56个服务网点全面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城市公立医院医疗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陕西众创空间”。全国丧葬礼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座谈会在大荔召开,农村公益性公墓改革试点得到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肯定,“1+6+X”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受到民政部好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率先启用社会保障卡统一发放,社会福利园区建设渭南模式在全省推广。
澄城医院设立一站式结算服务中心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显提速
《渭南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渭南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制定印发。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全面构建,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和南山支流蓄滞洪区建设成效显现。“峪长制+警长制+网格化监管”模式已经构建,巩固秦岭北麓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改善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整治后的渭河渭南段北大堤
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渭南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人才+产业”实施办法》《组织审查党员工作实施办法》《市纪委监委机关执纪监督工作办法》《市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政治巡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印发执行,《三项机制》细化配套实施办法相继出台。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手抄承诺书及夫妻双签字制度创新建立,“街社吹哨、部门报到”试点工作受到中省媒体关注好评,市县巡察上下联动率先开展。市县两级监委全面组建,向部门派驻机构全部到位,巡视巡察实现全覆盖,“双述双评”机制成为渭南全面从严治党新亮点。
山水桥南,富美临渭。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