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延安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19.52万人告别“穷日子”

发布时间:2020-09-15 14:41: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王如意 报道)9月1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打赢脱贫攻坚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延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汉平,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局长朱东平出席,介绍“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2018年,延安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延长、延川、宜川3个国定贫困县“摘帽”退出,69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19.52万人告别“穷日子”,荣获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目前,延安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0.52万人下降到8544人,贫困发生率从13.2%降至0.56%。

发布会上,薛占海具体介绍了延安市在脱贫路上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尽锐出战、硬仗硬打,合力攻坚的精准帮扶体系全面形成

延安市整合优化驻村帮扶力量,选派精干力量下沉基层,建立起推进脱贫攻坚强大组织体系,以“军令状”保重点任务落地实施。37名市级领导包抓13个县区44个贫困村,198个市直部门和中省驻延单位包联195个贫困村,累计下派1499个驻村工作队、190名县级后备干部到一线锻炼、1807名优秀党员担任第一书记、2.69万名干部开展联户帮扶。深入推进苏陕扶贫协作,充分发挥国企合力团、高校“双百工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X”帮扶以及万企帮万村作用,推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脱贫攻坚聚焦。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的目标基本实现

延安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8.2亿元,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等“八个一批”工程。以促进稳定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特色致富产业,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落实产业扶贫补助资金,鼓励发展苹果、棚栽、养殖等特色产业,5.7万户15.6万人受惠产业扶贫政策。特别是苹果作为第一大农业产业,有1.68万户5.15万贫困人口直接从事,直接带动1021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746元。以稳定群众就业为根本,确保脱贫成效长久稳固。全面整合就业创业培训资源,开展贫困劳动力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完善高校毕业生、乡贤能人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累计创业就业贫困劳动力7.02万人,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以提升人居环境为关键,促进生态脱贫实现双赢。累计退耕还林1077.5万亩, 80%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户均获得专项补助3.94万元,聘用贫困户生态护林员7064人次,户均增收4108元,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明显转变。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贫困村全部配建标准化卫生室,住院费用报销率超过80%,慢性病患者签约率达到97.8%,累计救助贫困人口8.08万人次、补助资金4.24亿元,资助贫困学生12.05万人次、发放资助金8943.74万元,1.14万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兜底保障。

志智双扶、典型带动,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延安市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推广“扶志六法”,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建立“爱心超市”,坚决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涌现出一批“四好教育”“学思堂”“板凳会”等好做法、好模式。启动建设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建成延安扶贫展示中心,全方位讲好延安脱贫故事。

乘胜追击、巩固战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延安市深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行动,及时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认真做好国家和省上普查验收工作,全面查遗补漏、补短固底。建立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稳定增收、“三保障”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10项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作用,对确定的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实行“人盯人”“一对一”精准帮扶,筑起了防止返贫“防火墙”,加上了稳定脱贫“保险阀”。

脱贫攻坚助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变化,生产总值接连攀升、突破1600亿大关,经济增速年均增长5.3%,走出了连续多年全省排名垫底的困境,人均GDP和人均财力稳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责任编辑:王如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