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李晓燕 王如意 报道) 9月11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铜川市副市长白崇军出席,介绍“站上小康新起点、迈向幸福下一站”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2019年,我们实现了全市整体脱贫,3个国定贫困区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14215户44799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1.2%降至2019年的0.62%,在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格次。”“截至目前,剩余1737户、2594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杨长亚介绍。
提高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杨长亚表示,脱贫攻坚是初心工程、民心工程,不仅要兜住“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更要努力提高脱贫质量,让这一世纪工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脱贫攻坚中,铜川出台了8个巩固提升的方案,力求脱贫结果扎实过硬。
铜川把消费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注重做好产销对接,每年举办扶贫产品交易会,搭建贫困群众、带贫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桥梁,真正让扶贫产品变成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收入,也涌现出了一批明星专业合作社。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坚持“先人后房”“先业后搬”,先征求群众意愿、签订搬迁协议,再建设安置房。改变教育“贫困”,在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倾力而为推行全市13年免学费教育,建立了从学前一年到大学的全覆盖资助体系。推行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全面改革,目前教师工资普遍高于公务员,并与以前相比有大幅度提升。围绕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实现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向贫困村派驻了“第一村医”,乡镇孙思邈中医堂在铜川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打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确保老区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铜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制定了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集中力量打好贫困歼灭战。
杨长亚说,以铜川照金为例,这里集中了铜川全市7个深度贫困村中的6个。铜川集中力量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就业、健康教育扶贫等重点工作,以红色旅游为主导,因地制宜配套产业,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通过就业创业培训、农特产品开发销售等多种有效措施,引导贫困人口进入家政、物流、养老等领域就近就业,形成土地流转、商铺租金、股份、工资、创业等多元化增收渠道,照金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844元提高到2019年的14120元。
扶贫根在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杨长亚强调,铜川把精神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把扶志气、扶精神、扶信心贯穿到脱贫攻坚,体现到扶贫全过程,纳入帮扶内容、考核体系,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道德激励、榜样带动,通过“脱贫致富崇德向善”大宣讲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对生活充满希望,面对困难自强不息。
耀州区关庄镇道东村运用乡风民约、道德力量,通过“八星励志”评选的形式,鼓起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宜君县“五好新风助脱贫”、“宜馨超市”添动力、印台区“一强四好”树标杆、王益区“六比六看”立德扶志等做法,也成为扶贫扶志的有益借鉴。
只有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让幸福更有温度
杨长亚表示,铜川坚持把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量幸福要素。铜川高标准建设了3个三级甲等医院,改建扩建9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了剧院、博物馆、体育馆、全民健身馆、书画公园等文体休闲设施,累计解决了6万多户矿工家庭的住房困难,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享有了更优质的社会服务。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拳出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铜川的空气优良天数多年来位列关中各市区第一,出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接近12平方米,铜川已成为朱鹮、天鹅、黑鹳等珍稀鸟类繁衍栖息地。
杨长亚最后介绍,铜川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优良家风进万家”等活动,评选表彰“铜川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出台了道德模范奖励帮扶、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2个《实施办法》,涌现出37个“中国好人”(群体)、1个全国道德模范,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已经成为铜川的城市名片,铜川连续三年荣膺陕西正能量城市,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