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民间书法的边缘化 与教育传承之策

发布时间:2020-09-11 10:46:41 来源:美术报

有人认为民间书法乃匠人之作,不值一提,也有人提出民间书法的作者身份地位不高,不应引起重视,当然这些观点有些偏执,民间书法中也有精华的东西,如果以讹传讹,必然不利于良好书法生态的形成。

民间书法在古代产生过重大影响,汉隶的出现与“正名”,摩崖石刻的雄浑,楼兰汉简的苍涩,《瘗鹤铭》的价值发现,唐宋《敦煌写经》的掘发,清代碑学的兴起,这些都离不开民间书法的功劳。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回忆其习书经历时说道:“吾十一龄,侍先祖教授公。于连州官舍,含饴袴枣,暇辄弄笔。先祖始教以临《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之颇严。”

在晚清时期,康有为还能静下心来临习《乐毅论》及欧、赵书,可见当时国人对书法的重视程度,然而,今天大多数人很难有这样的习书经历。

当今,书法艺术已跨入一个重大历史变革期,西方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科技革命对文艺的挑战、国人自由与民主程度的提高、新式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等因素,使书法根深蒂固的地位发生动摇。大多数国人不习书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民间书法边缘化,但这种现状并非人们本愿,而是有很深的历史因缘。

民间书法边缘化之因由

自清以来民间书法逐渐被边缘化,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一是1905年清廷废科举,书法科目不是知识分子考取仕途的刚需,动摇了民间书法的生存根基。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毛笔作为一种实用书写工具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来水笔”书写工具。此后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书写工具相继出现,书写工具的更迭使民间书法渐渐失去其生存的土壤。三是当代科技革命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以及各种文字输入法、语音识别软件的普遍应用,使现代人使用毛笔甚至硬笔作为文字书写工具的机率减少。因此,民间书法已脱离了其赖以生存的政治背景、文化氛围和科技条件。

那么,当代民间书法果真消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当代民间书法不像古代那么兴盛,也不如当代名家书法和学院派书法那样受到重视,民间书法的创作者是一群被忽略了的边缘人,他们的作品无法进入权威展览,没有过多的艺术头衔和光环,甚至难以获得“书法圈”人士的认可,更难以跻身知名书法社团,但这都阻止不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初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书法艺术经典。

刘一闻先生曾指出:“中国书法如果不能走出‘高技能,低审美’的误区,就不可能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也不可能赢得未来。”民间书法中虽然有一部分技法过硬、具有较好人文底蕴的作者,但这些作者多淡泊名利,不擅长包装、炒作,很多作者由于缺乏头衔,作品很难在市场上运作。无论从名利场、市场还是文化地位来看,他们终究是一群边缘人。因此,民间书法的作者要走出边缘化境地,需要政府层面的关心和市场的引导,将民间书法作者从边缘人逐渐转变为“圈内人”,当然,也要警惕“丑书”“射书”“怪书”等低劣作品混入“书法圈”。

“民间书法”概念之新辨

民间书法的争论已经延续了近30年,但人们对这个话题还很模糊,仍然有一部分人区分不清“民间书法”与“民间书写”的概念,甚至有人将民间普通作者书写的“娟娟发屋”“清仓大甩卖”等标语视为民间书法作品,这显然失之偏颇。民间书法不同于“丑书”“射书”,也迥异于“江湖书法”。作为书法艺术形式的一种,它是与名家书法、学院书法等相区别的,从身份来讲,它来源于民间,是民间擅书者在实用书写或书法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

有人认为民间书法乃匠人之作,不值一提,也有人提出民间书法的作者身份地位不高,不应引起重视,当然这些观点有些偏执,民间书法中也有精华的东西,如果以讹传讹,必然不利于良好书法生态的形成。

民间书法的教育传承之策

在民间书法的创作队伍中,亦有一部分技艺高超、知识渊博的高手,但他们潜心书艺、淡泊名利,很少参与知名书法社团的展览。如果抛开尘世间的功名与物质利益不计,这些边缘人确是一群地地道道的书法家。

由于民间书法的发展已经失去其政治背景的支撑,我们只能从教育的领地寻找突破。众所周知,中国的正统书法教育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高等书法教育层面。从事高等书法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科班出身,以学院派书法教学为主,民间书法类的教材和作品难以作为教学范本;另一个是基础书法教育层面。虽然近两年教育部呼吁中小学校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书法课,并出台了相关的意见与指导纲要,但实际效果因城市而异。据笔者所知,一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书法课开设效果并不理想,书法课基本被语文的写字课所代替,连古代传统经典书法教学范本都难以进入课堂,更无民间书法的立锥之地。高等书法教育在灌输学院派书法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吸纳民间书法中的有益成分,比如让学生临摹二王尺牍书法之后,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汉魏墓志书法练习,或者布置适量汉简临摹作业,以利于学生在学习学院派书法的同时汲取民间书法的精华。(左国华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