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铭记五十年、书香新时代”——纪念长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文学作品首发式暨老中青三代石油人畅谈会上,陕西作家、中国石油作家徐向阳创作的长篇小说《磨刀石》首发。这部现实版的长庆故事酿制成的长篇小说,是输油一处员工徐向阳献给长庆开发建设50周年的一份大礼,更是七万长庆石油人爱祖国、爱石油、爱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传承父辈足迹轰轰烈烈搞建设的真实写照。
长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文学作品暨老中青三代石油人畅谈会现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协主席贾平凹受邀出席会议,他这样评价,这是对一个时代传奇的献礼,长庆数万人为国家做贡献,为石油做贡献,非常不容易。希望大家记住长庆油田的丰功伟绩,让石油精神永远成为这个时代的正能量。
河北省文学院院长司敬雪为该书题写了书名,著名评论家常智奇为该书作序,他在序的开篇评说:《磨刀石》是一部有生活容量、历史含量、现实重量、情感质量、思想能量、艺术分量的作品。
著名作家贾平凹(右)与长庆油田作家徐向阳(左)合影
“磨刀石”这个名字,在每个长庆人心中,都有无可替代的分量。国际上把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的油田称为低渗透油田,而长庆油田70%的储层渗透率小于1个毫达西。新疆油田的一名记者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滴水滴在商店里买来的磨刀石上,5秒钟之内,水就可以完全渗入石头里;而滴在长庆油田油层岩样上,1分20秒才基本渗完,这说明长庆岩心比磨刀石还要致密。凭借着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精神,长庆人在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上谋发展,建成了国内油气当量最高的油气田,正在向6000万吨的目标迈进。
小说《磨刀石》正是以长庆油田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从红军后代张毅山求生存投身革命写起,从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集体转业“石油工程第一师”入笔,以社会大背景为主线,讲述了以张毅山、石忠诚、秦凤翔、薛宝娃、许长征为主的第一代石油人忘我不要命的革命军人精神,塑造了他们为了石油事业,发扬解放军勇于献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秦军和父亲决裂的激烈冲突讲诉了第二代石油人的不易、不甘和不屈,以张孝文和田希望、石铭的故事,塑造了第二代石油人勇于向困难挑战的“好汉坡”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苏里格”精神;以孙铁成匿名给师傅遗孤寄钱,收养师傅的女儿杨彤彤,以及后来彤彤上大学又找回了孙铁成丢失多年的儿子的感人故事,阐释了人间的大爱真爱;以田继承、秦思油、彤彤、童童为代表的第三代长庆石油人,展现他们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在人生的道路上积极上进的一种胸怀、精神、气质、抱负。
小说以长庆人艰苦创业为主线,以象征意义的灵石治病救人为副线。主线写实,副线写虚,虚实结合。相得益彰的表现了三代人战斗的血和泪,恨与爱。反映了大时代背景下三代石油人的艰辛与不易,坚守与坚持,展现了长庆人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这块宛如铁柱、击之铿锵、抚之凛冽的“盘石”,以蚂蚁啃骨头的执着,迎难而上、攻坚肯硬、拼搏进取的精神。小说深刻的阐述了长庆人是如何把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和解放军精神最后凝练成今天的“磨刀石”精神。
徐向阳现场签名赠书
小说《磨刀石》洋洋洒洒28万字,徐向阳用他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感同身受的人生体会,弥足珍贵的创作素材,得天独厚的文脉资源,饱蘸石油人的满腔热情,反映了石油工人的火热生活、忠肝义胆、大爱担当。
石油作家协会副主席、长庆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第广龙评价说:"看到徐向阳的长篇小说《磨刀石》,我有些吃惊。不声不响,就完成了大部头的作品,这不容易。写长篇,考验作者的慢功夫,得调动生活里最有营养的积累。徐向阳完成了。这部长篇,写石油,是贴着骨肉写的,里头的人物,都有故事,也具有代表性。我为徐向阳的收获感到欣喜,这也是石油文学的收获。"
新书首发及赠书仪式现场
据悉,陕西尚德文化影视公司已经和徐向阳签约了意向协议,该公司拟将《磨刀石》改编成25集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在《磨刀石》首发不到一天时间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地火》杂志、喜马拉雅等媒体纷纷邀约并准备发布该小说。(文/图 贾永红)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