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旬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脱贫摘帽后创新推行“报账工作法”,坚持全县“一盘棋”,扣紧责任“全链条”,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摆脱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向历史和人民、向中国和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凝心聚力完成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旬邑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奏响了一曲同心奔小康、共筑中国梦的华彩乐章。脱贫摘帽后,县委、县政府坚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创新推行“报账制工作法”,砸实扛牢责任,保持攻坚激情,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中创造了经验、走在了前列。
旬邑地处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旬邑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不懈奋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至2018年底,全县累计实现112个贫困村、12792户47850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8.86%降至0.69%,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同大多数贫困退出县一样,在一鼓作气实现脱贫摘帽后,广大帮扶干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懈怠思想、松劲心态,热情干劲、担当精神、工作力度有所衰减。“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需要“攻城拔寨”的决心和“啃硬骨头”的劲头,如何再掀攻坚热潮、巩固脱贫成效,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县城全景
2019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鲜明提出了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给“摘帽县”打好脱贫攻坚“后半场”战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使得激发党群热情、持续合力攻坚问题更加突出而迫切。基于此,旬邑县委、县政府历时五个月调研论证,在总结以往检查、督导、考核工作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从创新督查考核体系入手,于2019年10月探索提出并推行脱贫攻坚“报账制工作法”,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提振士气、自我加压,重整行装再出发,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再巩固、再深化、再拓展、再提升的新阶段。
脱贫攻坚“报账制工作法”流程主要为四步。即:理一理、下发责任清单——改一改、上报履责清单——查一查、当面对账落实——晒一晒、公开评判检验。具体讲:
召开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
理一理,建立责任清单,把工作触角延伸至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度设计,突出抓好中央政策再学习、工作职责再明确、行动指南再调整,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把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落到了实处。一是坚持高标引领。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深化理论共识、找准政策方向、明确落实标准、形成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旬邑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1354实施方案》《旬邑县贯彻落实“四个不摘”十条措施及实施细则》《关于实行脱贫攻坚镇(街道)村级“总队长”制度的通知》等一整套相互配套、互为支撑的指导性文件,形成县域脱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从根本上确保了脱贫攻坚方向不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二是厘清工作职责。立足全面落实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结合不同岗位职责要求,下发了《推行“报账制工作法”干部责任清单》,明确了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其他县级领导,镇(办)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分管领导,脱贫攻坚“总队长”,帮扶单位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等18类人员的161项责任,逐人背书签字,构建了“横倒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责任体系,有效杜绝了因职责不明、边界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漏抓遗管问题。三是细化任务指南。全县所有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干部,依据下发的《责任清单》,积极认领任务,认真分析研究,结合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的不同情况,每月初列出详细行动计划,并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这期间,县、镇、村三级根据中央、省委最新部署要求,指导广大帮扶干部及时调整重心、改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帮扶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基层帮扶干部普遍反映,“正是有了《责任清单》这一蓝本,使原来较为零散的帮扶工作更有条理、更有章法,什么时候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工作不再迷茫,不再苦恼了。”
走访贫困户
改一改,突出多级联动,把帮扶任务落实到位。建立帮扶干部对照《责任清单》每月1日报告履职情况制度,要求广大帮扶干部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改进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搭建了县、镇、村、帮扶干部一网覆盖的脱贫攻坚履职工作格局,有效破解了“事情谁谋划、有事去找谁、谁来具体办”等问题。一是搭建县级总网。县级“四大家”领导履责清单,由“四大家”办公室负责收集,分别经主要领导审核后报县委办公室;其他县级领导履责清单,由县委办公室负责督促收集。每名县级领导分包一个镇(办)、部门,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调度、总体协调。去年10月以来,县级领导上报履责清单315份,组织召开各类整改会议200多场(次),解决普遍性突出问题、难点问题59个。二是畅通镇办主网。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部门科级领导、村级“总队长”履责清单,经本人签字确认后,统一收集报县委组织部。各镇办、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总包片,相关科级干部负责包点,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接沟通相关事项,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三是完善村级支网。各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工作队员、包村干部履责清单,按照时限要求先报送所在镇办,经汇总审核签字后统一报县“四支办”。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全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四是织密帮扶微网。帮扶干部履责清单由所在单位统一收集保存。帮扶干部与群众接触最多,也最能体察工作实情、了解群众诉求,重点在扶志扶智、帮困解难、政策宣传、措施落实等方面发力,提升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通过全员上报履责清单,真正使每一名帮扶干部肩上有责任、工作有重点、落实有措施、推进有抓手,确保了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要事不出县。报账制工作法推行以来,各级帮扶干部累计为贫困群众办实事5259件、办好事1564件,解决各类发展难题426件,受益群众67842人。
督查巡查办检查日常工作
查一查,强化跟踪问效,把存在问题解决彻底。坚持责任清单与履职报告“两见面、两比照”,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利剑作用,组建由领导干部、扶贫专家、普通党员、媒体代表参与的督导检查工作小分队,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划路线,“点对点”随机核查对照,“实打实”检验工作成效,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脱贫攻坚任务有力有序落实。一是坚持公平公开,确定核查对象。将每名帮扶干部帮扶履职报告统一规置、统一编号,督查小分队采取自由盲选、随机抽号的方式确定核查对象,一方面,有效杜绝了“熟人社会”核你不核我、查我不查你的现象;另一方面,彻底打消了个别干部侥幸逃避心理和蒙混过关思想,无形中传导了“把功夫下在平时”的工作压力。“说一千、道一万,认认真真按要求干,才是最基本的履职;做到了这一点,说话就有底气,腰杆才能硬起来,什么时候都不怕查。”土桥镇一名村干部道出了基层干部的心声。二是突出头雁引领,创新核查方式。坚持“主官主责”,重点聚焦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群体,采取逐一核查、逐人过筛的方式,全面加强对所有镇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责清单的实地核查,重点看到户频率、查工作成效,有效杜绝个别干部“只吹号、不冲刺”问题。同时,聚焦科级领导、“四支队伍”、帮扶干部等群体,实行抽查、核查、复查“三步”循环问效模式,即单位负责人先期核查、核查小分队随机抽查、最后到户集中复查,关口前移,环环相扣,确保履责清单与工作实际相符、责任落实与干部个人相符。三是注重问题导向,强化核查整改。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提升帮扶成效的重要抓手,对督查核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短板弱项,及时梳理汇总,反馈到人、到户、到村、到单位,要求其建立整改台账、及时销号整改。同时,适时组织开展督查核查“回头看”,推动整改不留死角、问题清仓见底。“报账制工作法”推行以来,旬邑县累计组织开展履责清单督查核查9次,核查干部履责情况270人(次),最大限度发挥了督查核查促落实、促提升作用。
群众晒玉米
晒一晒,注重群众公认,把工作成效展现出来。坚持把群众公认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建立定期通报、擂台比赛、集体观摩等制度,宣传褒扬先进,激励鞭策后进,营造了“你追我赶”“争优创先”的浓厚氛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质效并进、整体跃升。一是及时通报情况。坚持月小结、季通报、半年讲评工作制度,要求各核查小分队及时全面客观反映工作现状,既宣传成功案例,又反馈发现问题,还提出处理意见,形成工作情况通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审阅后下发。各级各部门针对情况通报,深入基层进行核实,把问题摆上桌面,让广大群众评判,同时迅速推动重点问题整改,整改结果及时向媒体、向社会公开。二是鼓励联席比赛。定期召开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比”成绩、科级干部“总队长”联席会议“赛”成绩、帮扶干部述职会议“讲”成绩,既全面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又深入研究反面典型、深挖症结,见人见事见细节,着力营造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浓厚氛围。有干部反映,“干不好就没啥说,更没办法晒;与其人前丢脸,不如背后实干,一定要把日常工作干好。”三是强化激励问责。坚持正面激励与从严追责相结合,对履责好的人和事特别是工作创新、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县范围通报表扬;对履责敷衍、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的,全县范围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及时交县纪委监委,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并实行一案三查,倒逼责任落实。“报账制工作法”推行以来,旬邑县累计下发督查通报7期,通报典型问题18件,整改问题273个,处理问责干部54人(次),对5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旬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成效大幅增强。“报账制工作法”让精准帮扶更有温度,责任落实更有力度。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包抓镇办,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当好指挥员;各镇办党政“一把手”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阵、冲锋在前,用心用力查穷根、定规划、谋发展;“四支队伍”全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冲在一线、压在一线、干在一线,扎实结对帮扶,倾力解决难题,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到户、责任落实到人。“报账制工作法”让干部作风极大转变,工作效能明显提升。各级帮扶干部自觉在脱贫一线经历风雨、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淬炼作风,对照清单,扎实工作,不摆花架子,干出真样子,与贫困群众拉家常、话脱贫、促帮扶,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本领,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报账制工作法”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内生动力更加充沛。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脱贫政策带来的利好,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一件件具体实在的好事实事办到心坎里、暖在心田上,“我不脱贫,对不起帮扶干部的努力”成为贫困群众的普遍共识。如今,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脱贫不忘总书记,致富感谢共产党”。质朴的话里,饱含对党的感激,充满对党组织的信任,也是对各级干部辛勤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旬邑“报账制工作法”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既是方法论,也是实践论,对于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报账制工作法”充分体现了“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和真切的嘱托。“报账制工作法”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政治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基层干部脱贫摘帽后出现的歇脚思想和懈怠情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从制度设计到过程管理,再到考核结果的评价和运用,充分体现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站位,体现了扎实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这启示我们,只有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抓工作才能方向不偏、抓落实才能更富成效。
——“报账制工作法”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账制工作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根本要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满腔热情地办好人民群众的事。这启示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党的性质、恪守党的宗旨,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唤起万众同心干,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脱贫账单、小康答卷。
——“报账制工作法”充分体现了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实践标准。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锲而不舍方能攻克堡垒,久久为功才能夺取全胜。实施“报账制工作法”是我们这一代人走好自己长征路、履行自己政治使命的实践创举,其核心指向是夯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脱贫攻坚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片刻须臾不放松,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以责任闭环确保全面小康目标顺利实现。这启示我们,在向贫困最后堡垒发起冲锋、奋力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只有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扛实扛好攻坚责任,统筹资源力量,强化科学考核,以顽强的毅力、有力的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尽量把各项工作往细的做、往实的做,才能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报账制工作法”充分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基础。“报账制工作法”主要是针对脱贫摘帽后帮扶干部队伍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的,也是在总结以往考核督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施的,本质上是基层党委、政府的坚持实事求是的自我革命,“革”的是思想认识、是精神状态、是体制机制、是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顽疾和弊端。这启示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求,大力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立足实际找问题,创新探索解难题,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才能夺取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
旬邑推行脱贫攻坚“报账制工作法”,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半场”战役和做好“后脱贫攻坚时代”工作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报账制工作法”不仅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效,而且作为一种管理理念、领导艺术,对于加强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完全可以推广运用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中去。对此,我们充满信心、翘首期待。
(陕西省旬邑县供稿)
责任编辑:杨羽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