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运行良好

发布时间:2020-05-27 16:58:1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5月26日下午,安康铁路运输法院组织召集了安康铁路运输检察院、安康市林业局、安康机场建设协调办公室在安康富强机场共建的生态司法保护基地成员单位,在机场召开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第二次联席会议,安康机场建设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卢清海首先汇报了2019年度安康铁路运输法院移交的全部生态修复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基地的建设进度;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副院长王小芸就最近4年来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具体成果及今后创新工作机制的设想作了简要介绍。

据了解,安康铁路运输法院牵头在安康富强机场建立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设总面积约370亩,采购种植了桂花、黄栌、红豆杉等苗木3万余株,法院一期资金主要用于在土地栽植等费用,目前已初具规模。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对安康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指导,4年来,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在审理环资类案件中,当事人自愿缴纳及法院判处被告人缴纳的生态修复资金共计163.11余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增殖放流和补植复绿,分别在紫阳、汉滨区等瀛湖库区放流鱼苗近10万尾,在恒口付家营补植复绿山林20亩,在生态司法保护基地投入生态修复金50 .3万元,对辖区生态环境修复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良好收效,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称赞。

为巩固和深化在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优先原则的重要司法举措,2019年6月5日,上述四家单位经过商议,决定在安康富强机场共建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的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办法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就合作共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对构建安康市环境资源保护执法协调“齐抓共管,无缝对接”进行总结研讨,通报经费使用情况,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地平台优势,不断拓宽和完善其内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最终将其打造成融合司法审判、科研实践、法治教育、环保宣传和生态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警示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等事宜共同出主义、想办法。

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古晓参加了会议并表示,安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作为西铁两级法院系统在建的两大“生态修复基地”之一,是西铁两级法院创造性地探索的“青山+”环境资源审判司法替代性修复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陕西省全面加强秦岭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基地建设得到了安康市广大行政、司法机关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合作,目前基地运行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实效,意义重大。西铁两级法院将继续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大程度发挥基地的引领作用,最大程度发挥环保执法、司法审判的联动机制作用,构架党政重视、公众参与、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立体环境保护模式,最终以点带面,促进西安、安康两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鸿表示,将以安康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为依托,不断拓宽司法职能,将其进一步建设成为安康环境资源审判的“执行基地”、建设成为当事人自愿履行补植复绿、劳役代偿等特定义务的“履约基地”以及建设成为全市机关及社会团体定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教育基地”,打出“绿色司法”组合拳,最终实现对安康市九县一区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全覆盖”,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司法保护的一张“名牌”。

参加会议的安康市林业局(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康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安康机场建设协调办公室、安康市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社会管理局等单位相关领导纷纷献计献策并做了表态发言。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到生态司法保护基地现场查看了树苗花木生长情况。(安康铁路运输法院 金林旭 李璇)

责任编辑:李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