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师霞 报道)5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陕西省决战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记者见面会第二场,五位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故事。
毛春华:从扶贫对象到致富能人
毛春华是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白鹿观村石坡组村民,春华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
毛春华丈夫左腿残疾而且患有心脏病,结婚时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高崖下的两孔窑洞。20多年,照顾丈夫、抚养一对年幼的女儿、播种收割,所有生活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
为了养家糊口,她养过猪羊、摆过小摊,也经营过石榴园。“脏活累活都干过,不管日子多艰难,我都没放弃过。我坚信只要拼命干,一切都会好起来。”毛春华说。
2012年,临潼区残联安居工程为其盖了4间平房,结束了一家人长达25年的窑洞生活。但好景不长,眼看生活迎来新的转机之际,毛春华丈夫却在医院查出了甲亢、肝硬化,从此她又踏上艰难求医之路。
“就在那个时候,扶贫工作开始了,一波一波的扶贫干部到村上家家户户宣传各种帮扶政策。我萌生了搞专业化养殖创业致富的想法。”毛春华说,通过网络学习,了解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查询相关政策,最终决定养殖肉兔,并且购买了大量肉兔养殖技术资料学习钻研,到山东观摩学习,到河南接受技术培训,到重庆、浙江等地考察销售市场。
2016年6月,养殖场建成。2017年6月,合作社售出第一批肉兔就实现了盈利。“创业之路虽然艰难,但在街道办、区农林畜牧部门,还有驻村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两个女儿也和我一起创业。”毛春华说,现在,合作社总占地18亩,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兔场2个,鹧鸪场1个,彩钢大棚9栋,存栏种兔1500只,鹧鸪2000羽。年创产值180万元,实现净收入70万元。
张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张刚是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宝鸡供电公司派驻宝鸡市扶风县天度镇下寨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下寨村位于扶风县天度镇东北一公里处的乔山脚下,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54户,573人,贫困发生率11.14%,整体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收入低。
“驻村两年来,我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脱贫攻坚上。”张刚说,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逐渐成了他驻村工作的常态。“走”就是走村入户看实情,摸家底;“干”就是争项目,抓产业;“讲”就是讲政策、传技术;“读”就是读政策,学理论;“写”就是记日记,写心得;“想”就是谋发展,探路子。
2018年到岗后,张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如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两个核心,多方征求意见后,创造性提出了新一任驻村工作队“点、线、面”立体综合帮扶工作思路和措施,配套实施十大帮扶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整村出列后,就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又和村两委提出了“扶大贫”工作思路,即采取两手抓、双轮驱动措施(一手抓产业扶贫,引导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种植,创品牌,走农业集约化经营之路;一手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实力,提高村集体为民服务,投入公益事业的能力),提升脱贫质量。
“回顾近两年的驻村工作,可以说是一路坎坷,但自己也是收获满满。”张刚说。2019年初,为了获得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阳光扶贫定向捐赠22万元投资,他在扶风县与相关部门、单位和下寨村之间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促成了项目顺利落地,实现扩容村光伏电站20千瓦,村上每年增发4万余度电,增加收益3万余元,仅此一项就可实现村集体收入超10万余元。
张刚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帮扶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驻村工作队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扛好大旗,树好形象,带好队伍,当好人民的服务员,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驻村帮扶干部应有的觉悟。
张毅:为陕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江苏力量”
张毅是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队员。2017年4月,赴陕开始从事苏陕扶贫协作工作。两年任期满后,出于对“三秦大地”的挚爱,难舍对口帮扶工作,他主动提出再留任两年。
作为苏陕工作队一员,张毅主要从三个方面创新推进工作。一是助力产业扶贫,创新推动金融开发帮扶。助力推动苏陕两省发改委和国开行共同签署四方合作协议,该协议于2017年12月在苏陕两省高层联席会议上签署。协助国开行陕西分行、江苏分行建立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库,促进银企对接。铜川达美汽车轮毂公司、西乡县国动产业园获得国开行共计6亿元授信。
二是助力消费扶贫,推动“陕货进苏”。协调、组织陕西企业参加2017年、2018年海峡两岸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和第15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争取30余个免费展位,现场销售77.1万元,达成106份购销或意向协议,合计4.2亿元。协调苏陕两省供销合作总社于2018年12月在苏陕两省高层联席会议上签署协议。协议约定多项助力消费扶贫的内容。
三是助力健康扶贫,服务银发医疗人才援陕。协助江苏银发医疗人才援陕,为贫困县区群众义诊,开展师徒结对,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水平,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从2017—2019年,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主任医师周珉带队的银发医疗专家团分赴延川、镇安、耀州等贫困县区,为群众义诊2883人次,查房会诊446人,师徒结对61人,举办讲座14场。
“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陕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江苏力量’。”张毅坚定地说。
李军良:敢为人先 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李军良是丹凤县龙驹街道办大庄村副主任,也是丹凤县九谷艾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庄村是深度贫困村,有8个村民小组,280户101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404人,已脱贫108户390人,未脱贫户7户14人,贫困发生率1.38%,2019年人均纯收入为8597元。
“近年来,我们村坚持‘天麻打头阵,艾草作后盾,养殖鼓实劲,劳务向前进’的产业发展思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李军良说。
2010年,李军良在当地办起了第一个千头生态养殖场,饲养和改良当地野猪,饲养量达2500头,将贫困村民和周围残疾人30人吸纳进来,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2015年担任村干部后,李军良多次到河南南阳和湖北蕲春进行考察,2017年在包扶单位商洛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注册兴办了“三变”产业九谷艾草股份有限公司。村上利用200亩水毁修复土地资源作为资产入股,拓展艾草种植基地,带动全村52户贫困户种植艾草,安排20名贫困户入厂务工。
公司年加工生产艾绒、艾柱、艾条等艾制品500吨,加工艾灸保健制品器具5000件,年产值达5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年增收达10多万元,为贫困户每年分红10多万元,贫困户种植艾草每亩可增加收入2500元。
目前,以大庄村为龙头的艾草产业,已被列为丹凤县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公司在古城岭上打造的500亩艾草产业园已经竣工。
赵伟:创新发展思路 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赵伟来现任镇坪县曾家镇星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2018年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获得者。
星明村素有“口袋村”之称,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增收条件相对滞后。自2014年担任星明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赵伟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村级发展,带动全村群众脱贫增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帮扶部门的倾心帮扶下,星明村于2018年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镇坪县也是安康市率先整县脱贫摘帽的县区。
立足村情实际,赵伟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后,进一步明确了“一村一企一基地,一户一法一产业”的基本发展思路,坚持“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注册成立了镇坪县星明村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而形成了农副产品订单销售的市场主体。
通过将全村农户逐一同合作社无缝对接,签订农副产品种植销售订单,进而明确了“四个两百亩”的产业发展目标。通过省监狱管理局对接全省各个监狱,与合作社签订洋芋、蔬菜、蜂蜜等销售“订单”,自2016年至今,累计销售洋芋60余万斤,销售魔芋15万余斤,销售萝卜110万余斤,实现了应售尽售,发展长期产业猕猴桃300余亩,带动农户发展中蜂养殖800余箱,带动全村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2019年星明村连续两个季度获得县委组织部“群众增收红旗村”命名。
为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自2018年起支部通过协调申报涉农整合资金60万元注入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协会收益累计资金达到7.2万元,贫困户分红达到85.9元/股、非贫困户分红达到71.7元/股。
“2019年9月,我当选星明村村委会主任,实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后,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更大了。”赵伟说,为了实现村级长远发展,他先后组织村三委、村民代表,商定完善了村级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机制、贫困户监测预警动态帮扶机制、群众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机制、资金资产运行管理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通过整合行业部门资金、帮扶资金、村集体经济资金、农户有偿使用资金、公益岗位等资源,实现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目标,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