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三论“信访工作”的干部素养

发布时间:2020-05-19 10:40: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李玮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新时代下如何做好信访工作,解人民群众的的所困、所忧、所虑,既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更是增强执政本领提升执政能力现实所需。

信访工作要干“真事”。干部是“干事”的干部,要干实事,干真事,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不论职务大小都应恪尽职守,始终牢记“干事”是天职,“担当”是使命,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胸襟,面对人民群众的困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新冠肺炎”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战胜困难,对待信访工作,能访民意,知民情、懂民心、解民忧,能够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敢抓善管,动真碰硬,不做“太平官”,不做“甩手掌柜”,能“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人民放心,让群众满意,彰显共产党人的真本领,敢于应对风险善作善成,敢于迈开步子,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信访工作要有“真情”。党的干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犹在耳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老百姓对干部最真切的期望,只有具备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才能在群众的信访工作中为群众谋实事、出实招、显实效,“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尸位素餐”的庸官、懒官,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毒瘤”,不但丧失了民心,更动摇着党的执政之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群众在办事大厅上个厕所,这个简单的要求,却被拒之门外”,这样的行为容不得,这样的干部要不得。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看到老乡在网络平台上卖木耳,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 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强带货”,12.2吨柞水木耳,瞬间售罄,柞水木耳也成为淘宝等电商平台最热销的商品。近年来,省长、市长、县长“带货”成为父母官们造福一方的真实写照,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需要我们干部扑下身子、脚踏实地,从众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信访工作要下足“功夫”。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信访工作随着执政水平的提高,也不断发生着转变,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体现着我们领导干部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积极探索,从以往的“跑断腿”到如今的一站式便民政务服务大厅,再到网上问政,以及直播“面对面”,都是在为了解决群众困难而下出的功夫,“地方领导留言版”、“市长信箱”,不但对群众的诉求有及时回馈,还有督办追踪、群众互动,敢于迈开步子,才能亮出本领,敢于下足功夫,群众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要求,不搞花拳绣腿,不搞一刀切,精准施策、把握实际,进村入户,走访田间、饭桌旁、坑头前的“第一书记”们,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下足了功夫,只有把信访工作从“民访”转变为“访民”,干部才能有底气,群众才有主心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才有主力军。(陕西交通集团宜富分公司直罗管理所)

责任编辑:李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