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地处黄河西岸、华山脚下,自古以来,这片关中平原东部的宽阔地带,一直处于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区域。周、秦、汉、唐两千多年,这里一直是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形成了瑰丽独特的民俗文化。
渭南是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鼓舞之乡和手工技艺之乡。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109项、市级311项。这些璀璨的民俗文化遗产,有些出自宫廷,有些源于乡野;有些延续千年散发出了新的活力、有些则在漫长岁月中淡出了大众视野……无论哪一种,它们都是凝聚民间智慧的艺术珍宝。
想要一日读懂渭南,太难!如果从宏观视角解读渭南,注定是一项超乎想象的复杂工程。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那些至今依然鲜活的非遗文化中,扣响通往这片古老土地的大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庙老鼓
古来先贤不寂寞
渭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走出了三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三圣”: 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除了杜康,和另外二圣相关的非遗文化,均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谁说古来先贤皆寂寞?至少,这片故土上的人民,从未忘记他们。
仓颉是渭南白水人,相传是汉文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的始祖”。 仓颉造字的故事源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传说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因为记史的需要,受鸟兽足迹启发,于“谷雨”节这天创造了28个汉字,从此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
虽然仓颉造字只是传说,但他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的功绩却是实打实的,在汉字创造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由仓颉传说而来的“谷雨节”确定为“中文语言纪念日”; 2013年,仓颉传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语文教材;2014年11月,“仓颉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无形”的文化,依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韩城是“史圣”司马迁的故里,司马迁祠墓至今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拜谒。每年清明时节,除了官方的祭祀活动,韩城徐村规模宏大、形式独特的民间祭祀活动,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徐村是司马迁后裔隐居的地方,相传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后人为避祸,将司马二字加工改姓冯、同,隐居徐村。徐村,音“续”村,意为延续司马迁血脉之意。
徐村的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形成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这里的祭祀活动形式十分奇特,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大戏不断,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还是“跑台子戏”, 蕴涵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民俗价值。 在这种比过年还热闹欢快气氛中,史圣远去的身影并不寂寞。
中华大地最古老的摇滚乐
提起渭南非遗,华阴老腔是不能绕过的话题。这个最初源于黄河岸边纤夫拉船时吼出的号子的艺术,在两千后依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人们称它为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摇滚乐。
老腔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在华阴市双泉村。这里位于黄河、渭河和洛河交汇的三河口,是西汉京都粮仓遗址所在地。彼时漕运繁忙,船工云集,纤夫拉纤曳船,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号子声此起彼伏,便形成了独有的“拉坡调”,再夹以船工用篙击打船板的声响。久而久之,这种“一人主唱,多人附和”的帮腔(拉坡调)独特唱法,便在华山脚下、黄河岸边的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了。
闻名遐迩的中国戏曲活化石--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是一种很“小”的戏种,寥寥数人便能唱出一场气吞山河的“大”戏。没有华丽的服装行头,无需高端的乐器伴奏,几个农民、几把自制的琴弦,一条自家的长木板凳,便吼出了秦人的铮铮铁骨。
老腔兴盛于明清,繁荣于民国,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民间曲艺。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经历了几近失传的尴尬处境,老腔再次“绝处逢生”。2005年,华阴老腔和话剧《白鹿原》合作,重新受到了大众关注;十年之后的2015年,华阴老腔与歌手谭维维合作《给你一点颜色》,短短几天时间,网络视频点击率过亿,老腔还因此登上了当年的“春晚”,而后便彻底火到了全国。
何以能够穿越两千年,至今直抵人心?答案就在老腔的唱调里,你且去听一听。
除了华阴老腔,在渭南人与博大的秦岭、黄河的互动中,还滋生出众多热烈奔放的民俗文化,来自黄土地上的那首古老的摇滚乐,也愈发震耳发聩。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这种从元朝军队的马上打鼓演变而来的锣鼓艺术,鼓点刚劲有力,豪迈、剽悍甚至如醉如癫的舞蹈,给人以强烈的视听震撼。同州梆子是“中国梆子腔的鼻祖”, 发源于西安以东、以大荔(古同州)为中心的十数县。 其铿锵激昂、高低回转的唱腔,是秦人唱出的最早的秦音。
此外,还有阿宫腔、韩城秧歌、合阳跳戏、华阴迷胡等非遗文化,无不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穿越时空而来,舞之蹈之、歌之咏之,秦人的刚强勇敢、乐观豁达正跃然而出。
一双巧手,“创造”古今人
剽悍豪迈、从容大气的秦人,也有其灵巧睿智的一面。一声声吼声震天响的老腔,原本是同皮影戏结合在一起的。皮影表演,老腔伴唱。老腔靠“吼”,皮影则靠巧儿。
皮影戏演出
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发源地就在渭南市华州区。2006年,华县(现为华州区)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华县皮影戏是其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
一出皮影戏,一位“前声”, 唱完所有的剧情;一位“签手”, 用皮影表演剧中所有人物的动作;三位“乐师”, 演奏所有的音乐。只需五人演出,便在三尺白幕布上演绎出一段段人间离合的故事。
看似简简单单,实则是一项融合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的综合艺术。华县皮影的制作技艺十分讲究,一个精美的皮影至少需要耗费一个专业皮影制作师傅一周以上的时间。靠着师傅的匠心,一张张皮影诞生;靠着“签手”的巧手,一张张皮影在几根竹竿背后“活”了起来。“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正是华县皮影戏的真实写照。
合阳洽川,因为《诗经》首篇《关雎》在这里写下,被誉为“中国诗经文化之乡”。在这片文化沃土上, 还有一个被列入国家非遗的传统戏剧——合阳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表演
合阳提线木偶戏起源于汉高祖刘邦“平城之围”的故事,到了唐代则已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宫廷戏剧。直至明清时期,依然是极受欢迎的地方戏剧。
木偶线戏的演绎靠的是艺人一双翻飞的巧手,根据木偶角色的不同,一只木偶身上分别有5到10根线不等。其中旦角的线最多,除了头、耳、手、腰、脚之外,还有腹及肘、膝等关节处的加线,算下来有十七八根之多,最长的线甚至长达4米。艺人巧妙的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赋予木偶生命。丝线一挑一动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便娓娓道来。
渭南人的巧劲儿,还体现在了澄城刺绣、富平石刻、尧头窑的烧制以及蒲城杆火的制作中。
澄城的巧姑娘、巧媳妇们,用自己一针一线,绣出了丰富细腻又极具黄土文化风格的绣品;富平宫里镇的能工巧匠们,将一块块石头变成了精湛的艺术品,人们称之为“石刻之冠”。 堪称“中华一绝”、 我国目前唯一存世的宫廷低空焰火的母体形态——蒲城杆火技艺;以及传承千余年至今窑火不息的澄城县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也都是秦人非凡智慧的结晶。
它们古老,又历久弥新。
它们让渭南在中国民俗文化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因为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渭南这片古老的土地,也有了从深厚走向宽广的可能。(李佳)
陕西渭南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间文学:仓颉传说
传统戏剧:华县皮影戏、华阴迷胡、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戏、合阳跳戏、阿宫腔、同州梆子
传统音乐:韩城行鼓
曲艺:韩城秧歌
传统美术:富平石刻、澄城刺绣
传统技艺:澄城尧头窑烧制技艺、蒲城杆火技艺
民俗:徐村司马迁祭祀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