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从沙漠到绿洲,大荔沙苑筑起“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0-04-16 23:00:40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婷 报道) 沙苑地处渭洛河夹槽地带,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这里是我国内陆平原最大的沙漠沙丘地带。过去,每逢遇到干旱年份和大风季节,黄沙飞扬、沙尘弥漫、稼禾难收,生态环境的恶劣使这里成为大荔历史上地广人稀的贫瘠之地。如今,走进沙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已是满目葱翠,生机盎然的崭新画面。

“去年我们实施湖体防水和渭河引水工程,年注水量200多万立方米,形成湖水面积1100亩,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缓解了当地的旱情,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吸引来70多种候鸟在此栖息。”大荔县沙苑景区管委会主任陈祖孝介绍,大荔在实施引水润沙的同时,全面实施封沙禁牧、封沙育林政策,严格执行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采挖等“三禁”制度,鼓励群众实施林粮间作、林草间作、站养圈养的林牧模式,使原有林地、草地、野生动物得到了休养生息,沙苑林业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立足沙苑实际,把沙苑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保护优先、治理为主、发挥优势、综合利用”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害设防、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沙区造田、打井灌溉、植树造林、种草养牧、防风固沙多项措施,沙苑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沙苑地区防沙治沙造林4733.4公顷,完成省定防沙治沙5000公顷任务的94.7%;先后在官池镇西里村建成以油用牡丹为主的1800亩防沙治沙示范点;在沙苑景区6公里的道路两侧营造宽幅林带2800亩;栽植胸径5公分的河北杨、红叶杨30万余株,在沙苑林场整片造林2000亩;在下寨镇实施完成了沙苑生态修复工程,栽植樟子松、刺槐、铺地柏等苗木1000余亩。目前,沙苑地区实现主干道路、村庄全部绿化,新增生态防护林面积7万余亩,新增经济林面积12万亩。

此外,该县还依托沙地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林、灌、乔,带、片、网相结合的措施,大力开展红枣、林果、菜、草、花生产业,畜牧养殖产业和沙苑旅游业。截止目前,沙区现有以水枣、冬枣为主的红枣面积23万亩,桃、杏、李为主的特色时令水果6万亩,黄花菜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产值超过2亿元

责任编辑:杨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