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陕西潼关:加快转型升级 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20-04-12 22:36: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婷 报道) 近年来,陕西潼关县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追赶超越目标,落实“五个扎实”要求,紧扣“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全县经济社会持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迈出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一步。

转变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绿色生态农业

潼关地处黄河沿岸,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是陕西省唯一容纳黄河、秦岭两大国家重点生态要素的县,全县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人,耕地面积17万亩。根据实际情况,潼关县主动作为,按照“种植建园子,畜牧上规模,园区争创建,品牌树名优”的工作思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突出软籽石榴、花椒、黄花菜、核桃、樱桃等产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位于潼关县城关街道庆丰村金桥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以生猪养殖、沼肥应用、软籽石榴种植及休闲园林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要发展,产业要先行,产业是农业发展的脊梁。”金桥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王新军说,2007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软籽石榴品种,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已经建成软籽石榴生产基地5000余亩,育苗基地300余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50余亩,年产优质抗冻软籽石榴苗木150余万株,园区挂果面积达到1500亩,预计年产量230余万斤,产值3000万元。

“以前我们潼关县主产黄金,是‘硬黄金’,现在软石榴已成为农民致富了的‘软黄金’。”王新军说,园区发挥龙头企业产业扶贫作用,托管屯丰村61户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305万元用于发展软籽石榴产业,每年分红18万3000元,同3个村合作经营,为贫困户分红14.7万元;与6个村级脱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石榴产业园295亩,带动贫困户415户。“现在,群众种植软籽石榴的积极性很高,红宝石软籽石榴产品还荣获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

据了解,2019年,潼关县组织参加满洲里、北京、广州、杨凌等“潼关软籽石榴”推介、宣传活动,仅通过现场网上商城销售软籽石榴达到3000余盒。下一步,潼关县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总抓手,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工作着力点,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培育激发乡村技术性人才,提升农村创业新活力,增强农民自主创收能力,为实现乡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强力支撑。

加快转型升级  黄金产业焕发新活力

潼关县域内金、银、铅、铁等储量丰富,其中黄金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华夏金城”,黄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30多年来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引擎和支撑作用。近年来,潼关县坚持“黄金强县”发展战略,立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进转型发展,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潼关县首饰城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金银饰品集散地,始建于1993年,由四条街道组成,首饰城的商户以自主经营为主。潼关县黄金产业发展中心的负责人苏军介绍,潼关县委、县政府分别三次投资1.3亿余元对潼关县首饰城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完成了路基拆除、地下管网改造、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和牌楼景观工程。“现在,潼关县首饰城饰品采取实体+电商的经营模式,销售已覆盖全国,年销售额约10亿元,年利润约4千万元,上缴税收5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400余人。”

苏军介绍,今年,潼关县黄金产业发展中心将继续延长黄金产业链条,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力促黄金工业发展质量提升、效益提高。实施中金冶炼二期改造项目,实现潼关县低品位资源开发和尾矿综合回收利用占有经济份额比重的增加。促成太洲冶炼公司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多元素金精矿9万吨,冶炼废渣3.5万吨。此外,还将实施金饰品街区提升改造项目,打造“潼关金”品牌,扩大首饰城营销模式,更好、更快地实现黄金企业由生产型向营销型的转变,将潼关金饰品街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金饰品集散中心。

弘扬黄河文化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潼关是黄河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在这块土地上,有太多令人神往的“黄河故事”:女娲抟土、大禹治水、夸父追日……近年来,潼关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精心打造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潼关县强力推进“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旅游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大景区、大旅游总体格局,加快黄金业向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其中,“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以慢游为主题,以栈道工程为基础,以栈道两侧景点恢复建设为重点,恢复建设汉潼关城、十二连城等,把潼关古关、古城、古战场,大山、大河、大沟壑,黄金、黄河、黄土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展现在游客面前,建设诗意潼关、画意潼关。2019年7月19日,秦东镇被授予“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在黄河景观带建设过程中,潼关将集中展示黄河流域与黄河系统广大劳动者治理黄河、开发黄河、管理黄河、保护黄河、欣赏黄河的历史以及与黄河有关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深度整合沿黄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华旅等集团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深度整合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潼关黄河文旅品牌,逐步形成黄河行业与社会各界合力共为的良好局面;成立专门机构,努力把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炎黄子孙寻根问祖基地,人们认识黄河、感受黄河、亲近黄河、体验黄河的基地,让世界了解黄河、让黄河走向世界的基地;积极举办黄河文化论坛、黄河文化周和各种各样的黄河文化节庆活动,激励社会各界为传承发展黄河文化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