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绪刚
“终于熬到头了,我现在搬进了县城,当上了工人,手里也有钱了,再回村里,咱的腰杆就能挺直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恩情,我一定会好好干,把日子越过越红火”。3月22日,陕西商南县金丝峡镇西湾村村民彭家有高兴地说。
彭家有的脱贫故事是商南县“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的一个生动的缩影。他是商南县金丝峡镇西湾村村民,现居住在县城火车站移民小区,2016年他与父母被识别为贫困户,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在帮扶干部的劝说下,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把日子越过越。2019年的春天,彭家有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新房钥匙,帮扶干部还给他找到了陕西福盛矾业科技有限公司水沟矾矿开车的工作,管吃住,月工资5500元。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心里有奔头,如今他家也已经顺利脱贫。
近期以来,商南县在全县广泛开展“明道理、崇感恩、比诚信、重自强”教育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和昂扬向上的战斗力。
商南县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以镇村干部、驻村“四支队伍”、县镇村三级包扶干部和广大群众为实施主体,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积极投身脱贫致富奔小康生产生活实践。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着力解决少数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惠民政策措施知晓率不高、不知感恩、轻诺寡信、主动脱贫意识不强以及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等问题,切实在广大农村营造风清气正、人人思干、个个脱贫的良好精神风貌。
“明道理”鼓干劲 提振脱贫精气神
3月18日,商南县清油河镇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脱贫办负责人及7个村(社区)“四支队伍”成员等30余人,对各村(社区)第一季度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实地观摩,听取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从产业规模、建设进度、带贫效益三个方面介绍,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取长补短,对照先进找差距,对标提升理思路,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增强各村(社区)产业扶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际行动战决胜脱贫攻坚。
商南县坚持晓之以理,广泛开展“讲形势政策、讲目标措施、讲典型故事”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气神。驻村“四支队伍”和县镇村三级包扶干部,广泛开展“宣讲脱贫政策、密切干群关系”大走访活动,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动员辖区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组成政策宣讲小分队,根据群众需求开展脱贫攻坚形势政策宣讲,让贫困群众清楚党委、政府脱贫计划、明白目标任务,在扶贫干部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广泛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根据贫困户的自身状况、认知水平、关注需求等情况,逐户逐人制定扶贫脱贫计划,向群众做好宣传,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足农民的钱袋子,提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自信心。梳理评选一批“脱贫标兵”“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示范户、“好公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崇感恩”强引导 激发图强自信心
3月25日上午,商南县就业管理局联合县瑞生实业公司,赴团坪村开展2020年度脱贫攻坚仔猪发放仪式暨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向贫困户免费发放55头仔猪,引导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拓宽产业增收路径,争取早日致富奔小康。
商南县大力开展“感党恩,讲奉献”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动之以情,展现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进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知党恩、明是非、树信心,以实际行动拥护参与脱贫攻坚,激发知恩感恩、拼搏进取的正能量。各包扶部门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包扶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加强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共同感恩奋进。开展“思党恩、树新风”活动,倡树新时代文明新风,通过手把手教群众学技术、长才干、增收入,让农村封建思想无处可藏,群众信党爱党拥护党。开展“报家恩、做孝贤”活动,采取自己说、乡贤论、群众评等方式,把“孝善儿女”“孝顺家庭”等典型树起来,对农村不尽赡养义务、不孝养老人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批评,必要时借助司法手段加以惩戒。开展“崇感恩、话振兴”送戏下乡活动,创作戏曲、歌舞、小品等节目,巡回村(社区)开展“崇感恩、话振兴”小戏小品惠民演出活动;组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艺志愿服务队,把脱贫攻坚成果以山歌、快板、三句半、顺口溜等形式“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激励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比诚信”建机制 凝聚和谐正能量
3月27日上午,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党支部书记母善宏、驻村第一书记王军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递到村民曹恩召母亲的手上。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外出创业人士曹恩召带头捐款6000元,段兴福捐款5000元,在他们的带动下,正月十五前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有99名党员、35位名村民纷纷自愿捐款,村上收到党员交特殊党费12350元,收到捐款现金34000多元,物资(食品)价值15000多元,从而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
商南县坚持行之以诚,大力营造公平正义、团结和谐的正向环境。广泛开展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和“诚信家庭、诚信村民、诚信商店”等推荐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熟悉法律法规,强化自我约束和践约守诺意识。倡导各镇村在村级合作社组织、贫困群众小额贷款等方面建立群众信用积分制度,促进良好乡风民风形成。开展“到一线、暖民心、践承诺”活动,各单位包扶干部要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时送到一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障脱贫计划落到实处,督促帮助群众自觉清理家居环境卫生,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重自强”树典型 锤炼致富真本领
3月24日,商南县科协积极联系县林业技术专家志愿服务团在过风楼镇耀岭河村桃花岛水杂果基地开展果树规划栽培嫁接修剪等使用技术培训。此次培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针对性,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困惑,也解决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使科技真正入户,将科技成果实实在在的送到农民手中,为群众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南县突出先进典型评选、劳动技能培训、家风家训传承,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自立自强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开展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活动,邀请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农技培训、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建筑安装、家电维修等培训,力争每户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或技能。邀请农技专业人才和组织当地致富能人、土专家到田间地头传经送宝,组织开展贫困群众到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富裕村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群众比致富精神、比致富路子、比致富方法、比致富技术,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开展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比奉献、有作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家风的文明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供稿 商南县委宣传部外宣办)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