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刘蕾 报道)5月21日,陕西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打击防范破坏秦岭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工作情况进行通报。2020年以来,陕西省各级公安机关坚持打击和防范相结合,以最坚定的决心、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最严格的执法,有效维护了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

高位部署 统筹推进 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成效显著
陕西省公安厅始终把严厉打击防范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资源犯罪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和现实检验,成立了以公安厅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全省公安机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十条措施》,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部署开展深化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严厉打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等“六大战役”,同步打响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对跨区域、产业化、链条化等重大案件。截至2021年3月底,陕西共侦办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5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3人。成功侦破西安“7.02”污染环境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形成强力震慑,其中渭南“3.13”非法狩猎系列案被公安部列为十大典型案件。
抓实常态长效治理 加强联动协作提升打防合力
2020年以来,陕西省公安机关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实行网格化动态监控,有效堵塞防控漏洞。严格秦岭区域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控,严防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倾翻引发次生污染环境事件。集中开展“三清(清网、清套、清夹)”行动,深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候鸟迁徙通道等重点地区,从源头上打击防范了猎杀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基层警务室、公安检查站、警务联络员的作用,积极运用“报、台、网、微、端”等途径,宣传报道打击战果、典型案例,彰显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和态度,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纪守法、远离犯罪,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实现秦岭区域野生动物和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常态化。此外,陕西省各级公安机关内抓警种联动,外强部门协作,注重形成工作合力。在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工作中,环食药、森林、治安等部门充分发挥警种职能优势,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合力攻坚破案率与2019年同比上升3%。同时,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突出科技强警战略,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侦查装备配备和环食药快检室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全省环食药侦查综合应用平台,推动平台实战化效能提升。陕西省制定出台的《全省公安机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十条措施》《非法排放酸洗废液污染环境案件侦查取证指引》被公安部在全国推介。
下一步,陕西省公安机关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为己任,切实肩负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职责使命,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力维护秦岭和谐宁静美丽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